“本科生多如毛,研究生满地走”,是真的吗?

2022-3-03

去年热搜上总挂着一个话题,叫做“内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211、985学历成了简历初筛的硬性标准;

清华北大毕业生开始扎堆报考街道办公务员;

打工人的口头禅变成了:宁愿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同事

……

“内卷”,甚至作为2021年流行词。

在这个「本科多如狗,研究生遍地走」的时代,年轻人的内心总是在内卷与躺平之间反复摇摆。

但毋庸置疑的是:“内卷”,真的是职场中最令人反感的事情,但又是我们常常经历的遭遇。

我有一个同事小A,工作已经做完,也要努力向老板表演加班;贴发票要工整好看,一定要要拿着尺子打格对齐……

就这样,他以一己之力带动了办公室内卷。

看起来所有人都在努力干活,但“欣欣向荣”的场景背后,是内部恶性竞争带来大量内耗,繁琐精细的无用功在与日俱增。

聪明的打工人反感内卷,因为他们的“表演”带来了公司的无效内部竞争。

明智的老板讨厌内卷,因为这些努力并没有带来实际效益。

内卷和努力不是一回事

随着《令人心动的offer3》的开播,博士刘畅憔悴的熬夜片段登上热搜。由于考核分数过低,要强的她开始了「职场内卷」:

背住所有病人信息,

多次查房,彻夜加班,

上级布置一个任务,她就要完成三个;

……

按照惯性思维,在躺平文化流行的今天,这种职场同事应该会被网友吐槽,但她却是个例外:只要我随便打开社交软件搜索,都就会看见网友对她的夸赞。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差别?

朋友对我说:你把“内卷”这个妖魔化了!

努力和内卷,其实不是一个意思。

后者是无效奋斗惹人厌烦,必须拒绝;前者是有效工作能带来收益,应当支持!

“内卷”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农业内卷化》,特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假设有一个村子,村民依靠种地为生,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农民都必须很努力的勤恳耕作。

但耕地的数量有限,产量也有限,就算每天多耕地3个小时,亩产量也不会有太大提升。大家的劳动投入越高,回报越低。怎么多努力,反而更痛苦了呢?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并不是所有的投入都会收到相应的回报。

“假如重复进行某一种投入,其产出或收益会逐渐减少,甚至连原有的收益都收到损害。”

就像吃馒头一样,吃第一个的时候感觉很满足,吃第二个的时候满足减半,第三个再减半,吃到第十个的时候收获的可能就不是满足而是痛苦了。

耕地让村民们越努力越痛苦,于是村支书说:这样下去可不能提高粮食产量!咱们不能一味的精耕细作,而是要开始到新的地段开荒种地,要去镇里找更高产量的种子,还要试试亩产量更高的粮食作物呀,得对现有的技术进行革新呀!

拒绝内部恶劣竞争,去除无用功,这是科学的去内卷化方法,我们称之为——有效努力。

真正的王者不卷别人,只卷自己

扩大本专科招生,提高全民的知识水平,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利远大于弊。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增多必然也导致了研究生的扩招,从而使得一部分人身边的研究生数量也井喷式地增长,这也可以从历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略知一二。

2010至2019年的10年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增长了71%,而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增长了65%。如此高的增速,也难怪大家会感到周围的硕士、博士越来越多。即便如此,有些小伙伴还是会抱怨,为何我周围的研究生这么少?我们不在一个星球吗?再来看一组数据,也就是从1983到1997年这15年间我国的出生人口。

很显然,我们统计出生人口是想要计算同龄人中研究生的比例。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小朋友都是7岁就读小学一年级,如果按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来算的话,1987年出生的小伙伴正常情况下会在2010年进入研一。

但是,有些地区小学为五年制,还有一些同学存在跳级或者提前入学的情况,那么2010年的研一新生也有相当数量1988年出生的小伙伴。当然,还有一些入学较晚,中途休学、留级、复读的同学,而他们大都在1986年出生。简单来讲,2010年的研一新生大部分都出生于1986-1988年,为此,我们不妨取1986-1988年的平均出生人口来计算2010年研一新生的同龄人硕士录取人口比。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有部分硕士新生是工作以后回来读研的,但这部分人相比于每年近百万的研一新生而言仍然是少数,并且他们的年龄通常与应届生相差很小。因此,这样计算出的结果是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的。

然而,博士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不同于绝大多数人都是大四毕业后读研,博士录取包括直博、硕博连读、普博三种。

直博生通常在大四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硕博连读通常在研二上学期或研三上学期转博,而普博则需要取得硕士学位之后才能入学。不同的学校直博、硕博连读、普博生比例大相径庭,因此,我们不妨分析出生年份的上下限来确定用多少年的数据计算同龄人博士录取人口比。以2010年入学的博士生为例,如果这位同学是直博生,且比标准年龄早一年高中毕业,那么他差不多是1988年出生的;如果这位同学是普博,经过3年的硕士熏陶才进入博士阶段,并且还比标准年龄晚一年高中毕业,那么他大概率是1983年出生的。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统计2010年的博士新生录取人口比要参考1983-1988这6年的出生人口数据。与硕士不同的是,博士新生中还存在相当比例工作数年甚至十年以上重新进入学校的,如果算上这部分人,那么我们计算出的博士录取人口比是偏高的,也就是说当年的实际博士录取人口比要比我们的计算结果更低。

从上面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我国硕士同龄人录取人口比在2010-2019这10年间增长了106%,但即便如此,同龄人中的硕士录取比例仍然非常低。直到2019年也只有3.93%,这意味着你身边大约每26个人中只有1个硕士(虽然图中是同龄人比例,但由于这一比例逐年增长,因此在全体人群中硕士比例不会高于最近一年同龄人硕士比例,博士同理)。与硕士相比,博士就显得与“研究生遍地走”这句话格格不入了,虽然2010-2019年博士同龄人录取人口比也增长了79%,但直到2019年,仍然只有0.5%的同龄人进入了博士学习阶段。

言归正传,“研究生遍地走”这句话既正确也不正确。说它正确是因为有些人周围的确硕博成群,例如,在高校、科研院所等工作的人,在他们看来,想找个自己认识的并且是硕士以下学历的同事都有些困难。

再比如,金融、IT企业内部硕士几乎是主力军,博士也不少,对他们而言“研究生遍地走”的确是事实。看到这里,相信你也知道为什么我说这句话也不正确了,没错,你的同龄人不只是在高校、科研机构或者金融、IT企业里,更多的传统行业中,硕士仍然只是少数人,而博士的数量在不少企业中几乎为0,对这些人而言,他们会对“研究生遍地走”这句话非常诧异。所以,研究生是不是“遍地走”要看你所处的环境如何,绝不能将这句话奉为真理,否则无异于管中窥豹。

回到题目中的问题,你为何还要读研?根据一些新闻报道,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报考人数超过350万,以2020年的录取人数来看,报录比超过了3:1,而实际上很多热门高校、热门专业的报录比甚至超过了10:1。有人说,研究生太多,不如趁本科毕业竞争还没那么激烈,赶紧工作,也有人说,正是因为研究生太多才要读研,从而跟上大部队。

其实,是否要读研,还是要从个人的实际情况考虑,并非所有专业都需要读研,也并非所有行业读研后都能让你的起点或者天花板有明显的上升。

来源:MBA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