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23
作为一位泛涉足美国、英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的跨多元文化管理者及学术专家,陈建行博士在投资银行、基建、资讯科技及电讯、对冲基金、电影及娱乐技术和电子消费品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明中西经济、文化的背景和差异,亦在学术研究及管理教学领域拥有杰出的成就和贡献。
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学习”这个词是他生活的符号,他拥有两个学士学位、三个硕士学位、一个博士学位和多个专业资格证书,每次见他总是随身携带新书,他开玩笑说DBA学位是任CEO期间在飞机上获取的,听到这样精彩的故事,参会的管理者们不由自主响起热烈掌声。
2012年7月28日,远来自香港的陈建行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我的DBA历程:成就、挑战与反思》的精彩讲座。
“CEO为什么要成为DBA?”这个题目由陈博士来阐释最为恰当不过。陈建行博士结合自己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经历,从成就、挑战与反思三个方面来阐述。
成就(Attainment):
成为一名DBA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和一个“博士”头衔吗?
事实上,贯穿陈博士担任高管的职业生涯,促使他不断回到学校持续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方面的挑 战,他认为学习能够使人在概念/思维能力(Conceptual skills)、处理与人有关事宜的手段/方法(Human skills)、专业技能(Technical Skills)等方面获得持续的提升,从而帮助自己更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管理难题。 而从事DBA管理研究的过程更是使他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他通过DBA经历不仅获取了知识(Knowledge),掌握了技巧(Techniques),拓宽了视野(Perspectives),培养了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建立了独特的定位/取向方法(Orientation),更是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并从中收获了无比愉悦的心情。 陈博士认为,优秀的现代管理者必须是复合型的管理者:既是一名学者型领导,又是一位管理学者;既是一名运筹帷幄的企业家,又是一个富有团队精神的人;既是一个拥有知识的企业教练,又是一个知识的传播和分享者。
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构建基础夯实、结构完整、实效导向的知识体系,培养前瞻性思维,国际化视野,具时代性 特征的思考方式。特别是在承担更重要职责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术研究与分析能力,提高看问题的层次和深度,通过复杂的管理研究过程让实际管理工作简单化, 从而持续提升学者型领导人格魅力。 陈博士还与大家分享了工商管理博士DBA的由来,以及从培养对象、学习方式、研究方向、毕业要求等方面,剖析DBA与哲学博士PhD的区别:DBA培养的是在职研究型专业人士,而PhD培养的是专业研究员;DBA是理论联系实践,而PhD是理论支撑研究的导向;DBA以应用研究为导向,以理论指导实践,而PhD以理论研究为导向,要求有新的理论创见。 谈到DBA与商业、管理的关联时,陈博士指出,研究是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性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以研究为基础的管理实践又可以反过来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眼光长远的管理者需要培养这种理念和态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DBA研究既这不是理论的应用,也不是来自他人的管理智慧,这种应用研究成果往往来源于学员对自己所在企业的研究,必将对改善自身企业经营水平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挑战(Challenges):
诚然,CEO在参与DBA课程的过程当中,不仅收获了成就,也要同时迎接挑战,而在各种挑战当中,首要的就是时间上的挑战。
管理者都知道时间是“挤”出来 的,而陈博士的则把“挤”时间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他担任CEO期间,大部分时间在美国、欧洲、香港和内地之间飞来飞去,每次出发前,秘书都会打印一大摞资料让他带着,他的有效学习时间往往是在旅途中,就这样,他阅读了几千份材料,才在“飞机上”完成了DBA学习。 一名企业管理者既要忙于日常事无巨细的工作,又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家人,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与学习实属不易。
但是,陈博士认为,更大的挑战则来源于自己的心理障碍(Mental Blocks),DBA理念可能是对自己固有的商业观点和管理理念的冲击。 DBA 关注商业实践,但本质上仍是一个学术研究过程,学员首当其冲要克服的是对学术研究的畏惧感,要培养研究的学术严谨度与纪律性(Academic rigor and academic disciplines),正确认识独立研究(Research)与学习课程(Study)的区别。DBA还要做到不受逻辑性思维(Logical thinking)所局限,应建立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勇于挑战现有管理理论,从而形成更具时代意义的管理学说。 作为横跨商界与学术界的博士研究项目,DBA需要在多方面达至平衡,譬如学术关联(Academic relevance)与商业关联(Business relevance)的平衡,理论(Theory)与应用(Application)的融合,专业实践(Professional practice)与理论知识(Theoretical knowledge)的结合,同时既要追求研究深度上的追本溯源(Thoroughness),也需要在三年的时间期限上,追求研究的效率 (Efficiency),无不是对身心的洗礼过程。 而对管理者来讲,最大的心理挑战可能来自于:要摒弃“纯实用主义”。管理者都应该追求实效,而DBA亦强调实效,但不是专业技能培训,不是即学即用,而是对思维方式、管理理念的锤炼,如果这种理念不能树立,可能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反思(Reflection):
回顾多年前完成DBA学习的历程,陈博士认为这段经历对自己影响巨大,改变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他鼓励大家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而从他愉悦的神态当中,大家发现,学习真的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享受,让人甚是艳羡。 陈博士认为,DBA的学习历程对个人学习与发展有极大帮助,除了自我获益外,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有益于管理领境(Managing context),利用批判性思维处理企业变革方面的问题。不过,他也自嘲说,也因为通过DBA学习,他明白自己知道得太少,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谈到完成DBA学习的诀窍,陈博士建议:
– 尽早思考研究课题与问题,并贯穿始终;
– 尽早掌握研究本身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认识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 发展一个兴趣领域,因为持续的动力来源于对课题的热爱;
– 尽力去理解事情背后原因及其根本,形成发展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视角,以及不同的推理理由。
最后,陈博士与参与此次讲座的各位企业管理者进行了气氛热烈的互动,与大家共同沟通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参与者们都表示通过此次演讲受益匪浅,也要学习陈博士“学而不厌”的精神,通过持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学者型领导,一名管理学者!